
蛤羅矮肥身體,時光飛逝咱們又來到了第二期的洋人觀察。這次要來談談他們的娛樂,請各位準備好爆米花、將雙腿跨在前方的椅子上,謝謝合作。
臺灣是個人口過度密集的國家,過度密集的壞處就是地不夠用。
還記得小時候在鄉下的家,很幸運地因為住在小巷後的街上所以生活不受噪音與廢氣污染,所以要在家附近腳踏車唯一要擔心的就是下午幼稚園的娃娃車會不會從角落突然冒出來,因為以前其實是死小孩一個,有坡就會想從上面以玩命的速度衝下,然後剛好家裡附近又有一個超完美的柏油路坡…看到這你大概就可以猜到我滿目瘡痍的膝蓋是怎麼來的。
拉回正題。
人太多房子也太多似乎就是為什麼台灣的大公園數量這麼少的元兇,人民好像也不願看到一大片空地的用途是拿來蓋公園,畢竟會使用的可能只是一些退休的阿公阿嬤,因為大人忙加班小孩忙上補習班,阿公阿嬤們要是想運動去鄰近小學校就好啦,為什麼要浪費土地養草皮?拿來建高樓或工廠還比較有經濟效益咧。
不。
仔細想想台灣人民的娛樂已經被課業跟工作壓縮到只剩下看電視、用電腦、聊天打屁或上館子,健康正面的休閒娛樂好像已經不復存在,這就是為什麼近年來宅男宅女一詞盛行,因為現在幾乎沒有人是真正「陽光」,因為沒有地方可以去,因為已經疲累到懶得花精力找運動的場所,但是這真的是一件很不好的事。
我還記得小時候訂閱的巧連智雜誌裡有一期介紹到其他國家的「課後補習班」,到現在仍記憶猶新,因為我很羨慕歐美小孩子參加的課後活動是他們自己有興趣且拿手的!反觀台灣,音樂舞蹈體育這類活動都被視為是浪費時間的消遣,但是有沒有人想過,參加無止盡的補習班及夜輔就真的是有效的利用時間嗎?
我不這麼認為。
身邊有好幾個朋友從十幾歲就開始送報,有些送早上有些送下午,很多放學回家後匆匆忙忙準備一下,不是往健身房跑就是樂團,或是到某個地方參加一個體育活動。很花時間嗎?當然很花時間,但是就是因為花上很多時間他們才有辦法將自己訓練成做任何事情都很有效率。這些人並不會因為參與課外活動就將課業荒廢,相反的,他們會將自己平衡在兩者之間;沒參加活動的時候就趕快把學校的東西做好,做好的時候就準備出門。長期下來他們不但能將自己訓練成能將事情很快的完成,最重要的是也能在短時間內呈現出品質好的成品。
說了這麼多,他們到底是怎麼利用他們的Spare Time(休閒時間)?
剛剛提到的,課外活動有許多種,童子軍,樂團,Sports Club,攀岩,研書會,科學營,Youth Group(通常指教會聚會,給青少年的),等等等等,通常一週一次或一週兩次,有時需付費有時不需,很多都是社區內熱心人士建立的俱樂部,除非是運動,否則一次聚會都是一到兩個小時。
Sports Club有又好幾種,網球,曲棍球,籃球,足球,羽毛球,馬拉松等等,很多人都很熱中參加。我之前本來想跟Caitlin一起參加她的曲棍球練習,但是須要付費所以就沒有下文了。
那假日呢?
英國人通常不會把活動排在週休,因為他們知道大家想休息,也知道很多人喜歡利用假日跟朋友或家人聚聚。
英國人喜歡看電影,逛街跟上餐廳。餐廳當然都是異國餐廳,你們也知道英國食物就是薯條跟炸魚,這沒什麼好拿出來提的,因為連他們都覺得很丟臉。
跟朋友或家人一起逛街跟看電影還是多數人喜歡做的事,他們並不會認為用一整天走來走去是一件累人或煩人的事,他們會頃向思考這是在運動跟享受生活,而且幾乎沒有英國人在走路時會喊累的,因為大家都很習慣走路上班或上課,時常動不動就走半個小時,逛街對他們來說只是小case。我認為這個習慣非常好,之前在台灣做什麼都要搭車,只差家裡沒有一台迷你型的,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這個文化好就要求臺灣人也要一定要效仿,要考量到台灣夏天真的太熱,空氣品質又差,而且人行道的建設也不是很完善,所以走在路上其實有它的危險性,因為駕駛又喜歡橫衝直撞…
等哪天這些都改善後我想就可以開始談這方面的提倡吧。
不過要聲明,在家玩Wii,facebook或Xbox也是蠻多人的選擇,所以請不要認為所有英國人都很陽光,也是有喜歡窩在家裡的,只是為數較台灣少罷了。不是外國的月亮就比較圓,希望大家可以認清這點。我們應該要認同我們自己的文化,對於別人的,好的可以當學習對象,壞的當然也要認清,當不了解他人的文化而一昧的崇洋媚外是很愚蠢的舉動,將來會等這個單元慢慢成熟後就會開始討論到這些比較深入的話題。
愛呆丸!
(唉明明要控制字數結果還是不小心打太多…這就是長期寫好幾萬字作業過後的後遺症嗎XD)
再次感謝您的收看,Cheerio!